上访“刺头”拘留所里过国庆
王钱香被九江县公权力机关认为是临时代课教师群体的头儿、多次上访的组织者。
身材瘦小、面色发黄的王钱香是城门乡金桥村人,198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村小学教数学,成为那个年代大批民办公助教师的一员。“民办”和“公办”,一字之差,就决定了王钱香和少数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不同的命运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各地开始着手解决民办教师问题,尽管拥有十几年的教龄,中师毕业证、教师资格证,王钱香没有获取民师资格,无法转编,成为公办教师,县教育局只承认她为“代课老师”。
由于乡村师资力量不足,数百名“代课老师”又被返聘回来继续任教,县里发给了他们“临时代课老师”聘任书。不料2002年,二百多名“临时代课老师”全部被清退,没有一分钱补偿。
2007年,九江县教育局从临时代课老师中招一部分人“转编”。王钱香到县教育局报名,却被告知只有22人能考,因为“他们有民师资格”。王钱香和一些代课教师经过调查后认定,这22个人在2003年1月,被县民师选招资格审查小组取消了资格,他们的民师资格是弄虚作假得来的,并且一些人存在更改年龄和教龄的问题。
此后,代课教师们反复上访。2007年8月,三百多人的代课老师队伍来到江西省信访局。9月份,王和其他人再次上访。县纪委答应调查22人的民师资格问题,并将王钱香安排到县特殊教育学校做生活老师,每月工资500元。
2009年国庆节前夕,县特殊教育学校不和她签订劳动合同,王钱香决定再次上访。王钱香认为,“我再不相信他们的话了,要到省里去,到北京去。”
时值60周年国庆前夕,王钱香的行踪处于九江县的严密掌握之中。9月11日王上班时,县、乡、村三级领导和校长劝她不要到北京上访。下班回家时,她发现有警车跟踪。她骑着自行车穿行羊肠小道,甩掉了跟踪车辆,直接打车去了九江。“我在九江呆了3天,老公告诉我他们在外面等了三天三夜。”王钱香说。
9月15日,王钱香约代课老师王仁沐进京上访。为保险起见,买了从江西瑞昌到武昌的火车票。当天中午,两人在候车室等火车,眼尖的王仁沐看见了县公安局的人。两人刚刚分开,3个警察就将王钱香抓住,连拉带拽塞进了警车,随后王仁沐也被抓走。
九江县公安局认定王钱香有“煽动、串联、胁迫、以财物诱使、幕后操纵他人信访的行为”,以“聚众扰乱公共秩序”对王处以15天的治安拘留,一直拘留到国庆节后。
事实上,像王钱香这样的遭遇在各地比比皆是。2009年2月13日,佛山禅城区百花总汇的两名租户在省人大信访办上访时,被禅城警方以扰乱省人大信访办的工作秩序为由,作出治安拘留的行政处罚。2010年6月18日上午,河北省迁安市有关部门对非正常进京上访者王清付给予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,其依据是河北省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非正常进京上访处置力度的意见》和国务院《信访条例》中的有关条款。 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