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声投诉网 中国民声新闻网 投诉邮箱:zgmsts@126.com
中国民声投诉网>正文内容
五部委:禁止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
作者:吴鹏 文章来源:新京报 点击数:1224 更新时间:2011-04-21 09:44:58

 

 

  ■ 举措

  全国整治“瘦肉精”一年

  从“瘦肉精”源头到进出口七环节均有部门负责

 

  据新华社电 记者昨日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,日前已印发《“瘦肉精”专项整治方案》,部署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以生猪、肉牛、肉羊为重点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“瘦肉精”专项整治。

 

  据介绍,此次专项整治将为期一年,重点从七个环节开展整治,一是深入开展“瘦肉精”源头整治,对黑窝点、网上销售渠道全面排查;二是整治养殖环节,建立活畜出栏无“瘦肉精”承诺制度;三是整治收购贩运环节,督促建立查验制度和信息记录制度;四是整治屠宰环节,督促屠宰企业严格执行肉品质量安全制度,严格检查有关“瘦肉精”检测合格记录凭证;五是整治加工环节,严格执行原料采购查验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;六是整治销售、餐饮环节,督促餐饮服务单位执行索证索票制度;七是整治进出口环节,对出口肉品相关备案养殖场、屠宰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查。

 

 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说,“瘦肉精”源头、养殖、收购贩运、屠宰、加工、流通餐饮、进出口等七个环节,每一项任务措施都有负责的部门,并强调了各环节监管的衔接。

 

  ■ 规定

  我国拟9月起禁售含双酚A奶瓶

  卫生部拟从6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进口含双酚A婴儿食品容器

 

  本报讯 (记者吴鹏)卫生部昨日发出征求意见稿,我国拟从今年6月1日起,禁止生产和进口含双酚A的奶瓶等婴儿食品容器,自9月1日起,禁止销售。

 

  双酚A全称双酚基丙烷(BPA),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,婴儿奶瓶、餐具、饮料瓶以及供水管道等都可能含有这一物质。

 

  卫生部征求意见稿表示,双酚A可通过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迁移至食品中,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风险。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,决定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。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,其他食品包装材料、容器和涂料,双酚A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。

 

  卫生部称,近年来,部分国家和地区就双酚A对人体的潜在健康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估。

 

  ■ 调查

  老酸奶是炒作概念

  专家称老酸奶营养成分可能比普通酸奶低

 

  时下正风靡的老酸奶最近卷入添加剂风波,不少报道称又浓又稠的老酸奶只是“普通酸奶添加更多的增稠剂”。昨天,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,国家标准允许加入果胶、明胶等食品添加剂,老酸奶更多的只是一种概念炒作,而从营养看与普通酸奶并无太大优势。

 

  伊利、蒙牛等多个品牌都有“老酸奶”,售价从3.6元到5元不等,比普通酸奶要更贵一些。记者发现,老酸奶配料里标明有食品添加剂,加入的品种各有不同,一般是明胶、果胶、琼脂等。

 

  旗下有老酸奶销售的完达山、伊利昨日表示,老酸奶的添加剂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来执行。“果胶本身并无营养,对人体也没有危害,但是什么东西都要掌握好量,果胶吃多了人体也接受不了。”乳业专家王丁棉说。

 

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昨天说,老酸奶是传统制作酸奶的概念,是一种凝固型酸奶,是将奶先灌装到塑料杯容器内进行发酵制成。而普通的牛奶原料,加明胶、琼脂等植物胶,就可以制成这种凝冻状态。她说,市民应理智对待添加剂,国家标准允许加入明胶、果胶等食品添加剂。

 

  范志红表示,老酸奶的营养成分,可能比普通奶还低,其实是一种炒概念的产品。

 

 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 
    最新热门
    最新推荐
    中国民声投诉网简况 | 广告服务 | 隐私保护 | 免责条款 | 法律顾问 | 工作人员 | 投诉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