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报讯(记者陈明) 在义乌街头细心的人们总能看到,一位满脸沧桑的老人,穿梭在喧闹的人群中,低头捡着矿泉水瓶。十二年前,安徽祁门县历口镇八旬老人桑汝友,随儿子定居义乌,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,仍情系家乡孤寡老人。十二年来他坚持捡矿泉水瓶,每年将攒下的钱全部捐给家乡多个敬老院,老人的善举感动着十里八乡............。
异地安家与当地村民结缘
“请转交闪里镇敬老院,大热天给老人买西瓜降温用”。昨日,面对来自浙江义乌的汇款单,让祁门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又多了几份感动和敬佩。故事还要追溯到50年前,当年出生于浙江永康的桑汝友为养家糊口,于是21岁的他含泪告别妻儿背井离乡,挑着一副铜匠担子走街串巷靠着手艺挣钱养家,当桑汝友路过祁门时,其人生中出现了重大转折。
“当年是纯朴善良的村民让我留了下来,在当地一小五金厂做事”。桑汝友老人在电话里告诉记者,自有了稳定工作和收入,自己便回浙江将妻儿接到祁门,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盖了房子,并将一家人户口迁移到当地落户。回想起在祁门生活的几十年里老人说,当地村民们从来就没有把自己一家当外人,一直是互帮互助,对他们我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十二年来老人情系孤寡老人
记者在当地了解到,桑汝友老人一直乐善好施,遇到困难家庭,总是尽能力去帮助别人。自老人离开祁门后的这些年里,他不仅通过邮寄方式捐款捐物,还每年回家乡一趟看望敬老院的老人,陪他们聊天唠家常,说说外面的事情,所到之处总给那些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。采访时老人告诉记者,“通过自己努力攒下的钱,捐给他们更有意义”。
据祁门县民政局书记戴新青介绍,老人每次汇款来都在汇款单上面注明,该款捐给哪个敬老院,并指定用于哪些方面。戴新青说,更让他感动的是,老人自己看病让儿子掏钱,而通过医保报销的钱,却拿出来捐给敬老院,他的精神值得弘扬。桑汝友老人告诉记者,虽然自己身在义乌,但户口仍在祁门,他表示将继续为这些孤寡老人提供帮助。
|